2025京考公告什么时候发布?
202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但是据往年经验,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可能会在2024年10月底或11月份公布,考试时间和考试报名时间也将在公告中进行说明,2024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是2023年11月13—17日,考试时间是2023年12月3日,考生们可参考这个时间来估计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时间。更多信息详见北京公务员考试频道。
年份 | 发布公告 | 查看公告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4 | 2023年11月10日 | 查看公告(4361人) | 职位表 | 2023年11月13—17日 | 2023年12月3日 |
2023 | 2022年11月20日 | 查看公告(4723人) | 职位表 | 2022年11月21—25日 | 2022年12月10—11日 |
2022 | 2021年11月12日 | 查看公告(4266人) | 职位表 | 2021年11月15日-19日 | 2021年12月11-12日 |
2021 | 2020年11月27日 | 查看公告(3553人) | 职位表 | 2020年11月30至12月4日 | 2020年12月19-20日 |
2020 | 2019年11月15日 | 查看公告(3620人) | 职位表 | 2019年11月18至22日 | 2019年12月8日 |
2019 | 2018年11月23日 | 查看公告(3243人) | 职位表 | 2018年11月26日至30日 | 2018年12月16日 |
2018 | 2017年11月24日 | 查看公告(4272人) | 职位表 | 2017年11月27日-12月1日 | 2017年12月17日 |
报考条件(2024北京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仅供参考↓↓↓)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北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市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区级及以下机关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在直辖市区级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街道、乡镇等基层职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我市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依据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政策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在所报考区(系统)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到本市其他区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其他要求
1.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考职位,限于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京外普通高等学校中学历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或者校级一等以上“学生奖学金”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除另有限定外,报考特殊职位的不要求上述资格条件)。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包括: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号)要求的非北京市常住户口留学回国人员。
2.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2年以上(含2年)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且具有2年以上(含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报考。
3.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无限制”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和符合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考职位条件的人员报考。
4.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限于符合《关于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工作的意见》规定的人员报考,包括:在校期间从本市入伍且服役期满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含外地生源高职或专科毕业生);应届毕业当年从本市入伍且2023年退出现役的服现役期满、表现良好的退役士兵。
在军队服役五年(含)以上的北京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
5.面向残疾人的招考职位,限于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报考,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残疾人(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二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残疾人毕业生。
6.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报名时在岗,2024年合同期满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等本市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
一、选词填空。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
请开始答题:
1.他并不富裕,但还_____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A.救济
B.周济
C.周恤
D.赞助
2.元月1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与《xx晚报》联合召开会议,_____ “星城十佳法官”。
A.表扬
B.赞扬
C.表彰
D.奖励
二、阅读理解。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完成这个陈述。
请开始答题:
3.在旅游者途经和逗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有权得到旅游者对他们的习俗、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为这些都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他们有权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同时通过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得到尊重。为了对这样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便利,旅游者应该尊重接待群体的习俗、传统的和宗教的做法、当地的禁忌、名胜和圣地,在旅游者途经和停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应使旅游者受到好客、礼貌和尊重的接待,这是和谐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的“他们”指代的是:
A.旅游地居民
B.旅游者
C.旅游资源
D.人类遗产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战争日趋剧烈,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游侠在民间悄然兴起。他们蔑视法律,标榜正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轻生死,重然诺,以抑强扶弱为己任。游侠的作为无形中威胁到封建法制,因此遭到了儒、墨、法等学派的敌视和攻击。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很少记载游侠的事迹。尽管如此,游侠故事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
游侠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B.封建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游侠行为威胁封建法制
D.反对儒、墨、法等学派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周济”指以财物帮助、接济。“救济”除指财物帮助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救助。“周恤”有周济、体恤之意。“赞助”指赞成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根据题中“富裕”、“穷”可知,主要是经济、物质上的帮助,所以选B。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表彰”是书面语,适用于正式场合,而且通过召开会议来“表彰”先进人物也是习惯用法,故本题选C最合适。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阅读短文可发现,划线部分的“他们”与前面的两个“他们”为同指,即所指相同。而由文段句可知,“他们”是旅游地习俗、宗教、文化的载体和承担者,指的是人,具体地说是指旅游地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即旅游地居民。因此本题选A。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游侠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说明游侠的出现在当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而广大民众之所以崇尚游侠,是因为当时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游侠能够站出来维护社会正义。因此,文段中提到的“游侠故事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社会背景,A项符合。而B、C、D三项无法从文中推出,也与历史常识不符。
(责任编辑:李明)